導熱油系統的運行及工況調試
圖1為導熱油爐工藝流程圖,我們按照調試工況、正常運行工況和帶焦運行工況來進行工藝流程的介紹。
4.1 調試工況
在系統設備、管線完好的前提下,用齒輪油泵將導熱油從高位膨脹槽注入系統,此時用熱設備閥門關閉,打開旁路管線閥門,待主循環系統全部注滿導熱油,并且高位槽開始溢流時關閉注油管線閥門,熱油泵一開一備,啟動熱油泵使冷導熱油在系統中循環流動。導熱油爐點火按操作規程緩慢升溫,經點火、烘爐、脫水三個過程,時間需3~6天,視導熱油爐大小決定具體時間。
當導熱油溫度超過100 ℃,系統導熱油進入脫水階段。需要說明的是所有導熱油在制造、包裝、運輸最后進入導熱油爐過程中總會或多或少帶有一些水分,在導熱油溫度超過100 ℃后,導熱油中的水開始汽化形成氣泡,在導熱油流動過程中,氣泡導致系統壓力波動,使油泵效率降低,因此必須盡快將氣泡排除掉,脫水過程就是排除水蒸氣氣泡的過程,整個脫水過程導熱油溫度上升緩慢,在相同爐膛燃燒加熱條件下,一旦導熱油溫度上升明顯加快時表明導熱油內的水分基本排除干凈了。當導熱油溫度上升到工藝需要的溫度后,關閉旁路管線閥門,同時密切注意膨脹槽導熱油液面溫度變化。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待系統所有熱工參數保持穩定后,導熱油供熱系統進入正常運行工況。
高位槽頂上設置一根放空管,放空管功能有兩個,一是使高位膨脹槽液面保持一個大氣壓,二是系統中低沸點物和水分以氣泡形式從輔助排氣管進入高位槽再從放空管排入大氣。由于高位槽中導熱油會接受膨脹管傳遞熱量,同時由于一些供熱系統經常改變系統導熱油工作容積,致使高位槽液面頻繁升降,高位槽額外接受高溫導熱油提供熱量。通常高位槽導熱油液面溫度不會超過60 ℃,但是我們曾經發現高位槽導熱油溫度超過100 ℃、甚至超過150 ℃的導熱油爐供熱系統。
高位槽導熱油液面溫度高低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首先是能耗,一臺1×106kcal/h導熱油爐膨脹槽即使液面油溫保持在60 ℃左右,而且高位膨脹槽置于室內,年熱量損耗為1.5×107 ~3×107kcal,我國中部地區約為2.25×107kcal/a,合8000元人民幣。其次是導熱油在高位槽,液面接觸空氣氧化降低導熱油工作壽命的問題。后者引申出將導熱油供熱系統改造成閉式系統,就是將高位槽放空管向下連接到低位槽導熱油液下,隔斷高位槽液面與大氣的直接接觸,或將高位槽放空管連到專門氮氣系統。閉式系統肯定比開式系統的導熱油壽命長。